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用户登录
您现在的位置: 上海光启学院 > 学院新闻 > 学校新闻 > 正文
上海发展与全球城市相匹配的高等教育
作者:佚名    文章来源:本站原创    点击数:790    更新时间:2018/10/16           ★★★
  近日,教育部在上海举行“双一流”建设现场推进会。记者从大会获悉,作为国际大都市,上海正发展与全球城市相匹配的高等教育。目前上海有14所高校、57个学科进入国家“双一流”建设范围。上海按照国家部署率先启动教育综合改革国家试点,启动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,着眼到2020年,使20个学科达到国际一流水平、180学科达到国内一流水平。

  据悉,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首先在经费投入上实现“创新”:纳入建设范围的学科,其建设目标、建设方案、“路线图”“时间表”和所需经费等,都由高校对照国际标杆提出,经论证后按需给予个性化投入。同时,建设经费重点用于人才队伍建设,人员费用最高可达财政投入总量50%。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在“985”“211”结束后和新“双一流”建设来临前的“空档期”,为上海高校特别是驻沪部属高校学科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。目前上海高校学科进入ESI前1%有91个、前1‰的12个、前万分之一的1个;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,上海高校91个学科进入“A”档,占在建学科数的26%。

  2017年初,上海率先与教育部签署“双一流”共建协议,启动驻沪部属高校“双一流”重点共建。上海承诺自2016年起,地方财政对中央下达给8所驻沪部属高校“双一流”建设专项资金,给予配套支持;对地方高校“双一流”建设,市级财政以“一校一策”给予重点投入;对于承担国家和上海重大任务、发挥重要作用的高校,额外给予政策和资源倾斜。

  值得一提的是,上海启动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做强“双一流”地方版。长期以来,上海地方高校在发展水平上与驻沪部属高校差距较大。为激发地方高校改革发展内生动力,市委市政府2016年出台《上海市深化高校改革建设高水平地方高校试点方案》,把300万元以下国有资产自主处置、高校经常性经费自主统筹、高校人员编制使用、正高级岗位结构比例调整等14项权限下放给试点高校,同时遴选基础较好的研究型大学启动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,以“一校一策”方式给予重点投入,通过重点建设特色优势学科引领学校走向高水平。

  在上海,“双一流”建设征程上没有“主演”与“看客”之分,每一所高校都是参与者、践行者,都有责任在各自领域和类型中创出一流。上海把高校分为学术研究型、应用研究型、应用技术型、应用技能型四类,今年出台了高校分类管理指导意见,把分类思想全面融入高水平大学建设、学科专业和学位点建设、考试招生、人事人才、办学经费、基本建设等高教管理各环节。将来,不同类别高校坚决实施不同标准,真正形成了分类规划、分类投入、分类评价的高等教育治理新格局。(张炯强)

 

 

文章录入:admin    责任编辑:admin 
发表评论】【加入收藏】【告诉好友】【打印此文】【关闭窗口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
  • |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联系站长 | 友情链接 | 版权申明 | 网站公告 | 证书查询 | 网站管理 |

    Copyright @ 2010-2015 上海光启学院 版权所有 学校网址:http://www.shgqxy.net 学校地址:上海市武康路85号 电子邮箱:master@shgqxy.com 邮政编码:20003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