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庭教育心得
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,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,一位最亲密、最值得信赖的老师。良好的家教是孩子安身立命之本,是孩子走向成功之路的第一张人生通行证。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坚持“动之以情,晓之以理,导之以行,持之以恒”的教育原理,便能引导孩子健康成长。
一、教育孩子“学会做人”
教育孩子学会做人,是家庭教育主要的、根本的任务,也是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和要求的核心问题。教育孩子做人,就是要十分重视孩子思想品德的教育。作为家长不能重智育轻德育。因为比知识重要的是能力,比能力重要的是道德。家庭教育重在教育孩子做人,主要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,培养其遵守社会公德的习惯,增强其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。
二、教育孩子“学会求知”
学会求知的方法途径很多,但重要的一条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,不要强迫子女“死记硬背”知识,而是重在理解,学会灵活运用知识。
三、教育孩子“学会劳动”
应引导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,支持子女参加社会公益劳动,培养子女的自理能力和劳动习惯。子女从小学会劳动,将终生受益。勤劳是所有良好品德的基础,懒惰是万恶之源。因此,安排子女从小参加劳动,是家庭教育的必修课和基础课。
四、教育孩子“学会自立”
孩子在成长过程中,碰到的坎坷会很多,因此,父母要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,勇于面对挫折的能力,随机应变的能力,让孩子在广阔的天地里学会磨练自己的翅膀,展翅飞翔
五、教育孩子良好的习惯
良好的学习习惯(如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,写字、坐姿端正,整理干净个人的学习用品、书桌,每天读书半小时等),以及生活习惯(如讲卫生,将讲仪表等)也是孩子素质教育的根本,良好的习惯使人终生受益。
六、培养孩子一定的文化底蕴和修养。
古人有云:腹有诗书气自华。有些人置之闹市,却能英气逼人;有些人即使家财万贯,却不免鄙陋不堪;有些人栖居山野,却充满智慧;有些人图居庙堂,终鼠目寸光。琴棋书画,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,挖掘潜质,也是良好气质以及生活学习习惯养成的必修课。
七、做孩子亲密的朋友
在日常生活中时常遇到不开心的事,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,我做到态度理智,尊重孩子的自尊心。认真聆听孩子讲话,了解孩子的心理与孩子常进行沟通,把孩子当作朋友,和风细雨的交谈,敞开心扉,不去计较孩子不成熟、不正确的、激烈的语言,控制自己的情绪,处理好与孩子的关系,不让他产生对抗的情绪,分担孩子的痛苦,与他一起分享情感,取长补短,不断完善,让孩子感觉父母是他最好的朋友。
当今的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,处在这个激烈竞争时代的人,若没有知识和专门的技能及各种能力,就必将被社会所淘汰。所以,家长应教育子女不仅要学好文化科学知识,还应积极参加其它各项活动,培养各方面的能力,让孩子做个身心健康,适应社会兼具个人情操的人。